甘南七县主要地名及其历史渊源 藏地阳光新闻网-尊龙凯时官方网址

甘南七县主要地名及其历史渊源

甘南七县主要地名及其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15-10-29


甘南地名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点,形式不同、类型多样。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实为民族文化之镜像。

一、临潭县
临潭,安多语称“哇载”,意为游牧部落所居的遗址。临潭县位于州府以东75公里处,北接康乐、渭源,东临岷县和卓尼县洮砚、臧巴哇三乡,西、南两面均为卓尼县包围。临潭县历史悠久,据《晋书》记载:“惠帝分陇西之狄道、临洮、河关,又立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属秦州”。这是临潭地区所置之政—洮阳县,距今有1718年的历史。临潭一名首见于隋初。
古战,以驻古战村而得名。古战相传为藏语(gur-chen)音译,为“大帐篷”之意。清初康熙二十三年编纂的《洮州卫志》记为“古尔占”,清末光绪三十二年编纂的《洮州厅志》载为“古儿占”。藏语别名称其为“可达那”(mkhar-steng-nang),为“城内”之意。
长川,是以驻长传自然村命名的。而长川自然村,是由原名常喇嘛川演变而来。相传该地早期住有一位姓常的喇嘛,故得名常喇嘛川。
羊永,是以驻羊永自然村命名的,羊永自然村是从人名“杨荣”演变而来。据《洮州厅志》记载,杨荣为明朝陕西河州镇(今临夏州)标营把总,因当时该地为杨荣管辖之地,故命名杨永,今羊永一名便由此演变而来。解放初期曾误称过杨营。
流顺,以明初百户姓名流顺得名。民国七年称流顺。流顺为刘贵之子,于明洪武二十五年袭父职在该地开耕田地招军守御。刘贵原籍直隶州府六安州人,明洪武十三年授招信尉世袭百户,准于洮西(今新城西即流顺地区)占地招军守御。自刘贵始,相袭十代,时间长达239年。
总寨,以驻总寨村取名。而总寨村则得名于“总的寨子”。相传在清初徙有24名军民,因头领名为张雄,故命该寨为张雄寨。之后又分其为陆、戴二旗,不久二旗又合并为一个总得寨子,故总寨由此得名。
陈旗,以早期驻陈旗口自然村得名(1963年迁驻至王旗至今)。陈旗,据载为姓氏及清代的军事、户口编制组合得名。
临潭县地名内涵的文化特点主要为:以姓氏为主,以历史上相关军事人物为地名者较多,尤其是以清末明初期较为多见。

二、夏河县
夏河(bsang-chu),古为羌戎游牧地。大夏河史称漓水,藏语称“桑曲”,因主源为夏河县境内桑科乡和科才乡交界处的桑科河而得名。此外,桑科草原传说是格萨尔王煨桑助阵的地方,民间称“桑格达久塘”,故此地流淌的水名为桑曲,后为县名。
甘加(rgyn-gya):藏语音译,据说是卡加六族中的一支。据《安多政教史》载,约公元8世纪初,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派遣军队到唐蕃边防驻守。其中被委任为将领的“玉擦”将军,是藏族古三代姓氏“噶”、“东”、“智”中“东”氏之后裔。后来“东”氏后裔中的一部分繁衍为“玉擦”、“德擦”“刚擦”、“散木擦”等十八大“擦”系,其中“玉擦氏”的后裔遍布于黄河中上游南北各地。玉擦氏有三个妻子,小妻生有三子,居于桑曲河流域,名帕乃、朝加、南木拉。帕乃的后裔繁衍成卡加部落,朝加的后裔繁衍成甘加部落,南木拉的后裔繁衍成南木拉部落。现在的甘加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甘加地形犹如马耳,故当地有很多关于马的谚语和颂词。
科才(kho-tshe):藏语音译,为山神简化名。据《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载,清康熙年间,第一世贡唐仓赤钦更登彭措的部分亲族眷属从诞生地玛曲齐哈玛泽核迁至青海河南蒙旗,不久又从河南蒙旗迁到今科才地方,为求得本地土地神的保护,便在“阿尼科才”山神之前举行了插箭仪式,并取“阿尼科才”的“科才”二字为部落名,后演变为地名。
唐尕昂(thang-dkar-nang)藏语音译,原为部落名称。唐尕昂乡位于夏河县东部,唐尕昂部落原有四部,有由上下两措哇、九个村落组成之说。传该部落先祖在约明清时期从青海果洛华秀红科尔部落来到这里定居,后逐渐发展为上下两个措哇。上措哇有5个村落,其辖区在很早以前卡加部落的领地。因该措哇的洪布加高伤害了人命,故发配到“香格尔甫”地方的石凹处落了户。不久,陆续迁来些住户,洪布加高成了这个措哇最早的头领。下措哇的先民是如艾尔部落分离后迁至本地的。据说如艾尔土官的后裔在内部冲突中伤害了人命,按部落习惯法要在他头上插白雕的羽毛,赶出部落。被赶出后他顺着云曲河来到这一带居住,逐渐形成一个措哇。因为当时驱逐他的时候,头上插着白雕的羽毛,所以就把他所居的这条谷称作“唐尕囊”,即白雕谷之意。唐尕囊一带过去总称为“让哇刚杂三地”,包括隆哇、唐尕上下措哇、曼隆等三部,1954年迁至唐尕咱,改名为唐尕昂乡。
夏河县地名的渊源主要以民间传说与历史人物为主,许多地名来源与部落起源和繁衍传说有关,这是本地区地名的一大特色。

三、舟曲县
舟曲(vbrug-chau)藏语音译,意为“白色龙水”。原称西固县,西固是藏语gser-sgo的音译,意为“金门”。白龙江属长江水系嘉陵江的支流,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乡境内。《禹贡》称恒水,《水经注》称垫江,《明一统志》称白龙江。
博峪(bod-yul)藏语音译,意为“藏族的故乡”,据说是自今西藏昌都和迪庆奔子拦一带,为使不忘记自己的故乡,把地名命名为博峪。
插岗(tsha-sgang)藏语音译,据说此地居民多来自多康六岗中的擦哇岗(tsha-ba-sgng),他们沿用原籍地名,简称为“插岗”。舟曲藏族部落是公元7世纪吐蕃向东扩展时,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成的。因此大部分地名也沿用了原籍地名,此外,在语言、习俗、宗教等方面一直保留原来的传统习惯,如舟曲一带老人们逢年过节祭祀山神时,就在地上煨桑,向天上祭酒,以祭祀故土工布戎的山神,还大声呼唤远在工布的山神之名。
舟曲地名的来历,反映了吐蕃王朝向东扩展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地名的沿用还是所操的工布方言以及保留至今的马兵服饰、习俗等,都投射出吐蕃时期藏族文化的特点。

四、碌曲县
碌曲(klu-chu):藏语音译,意为“龙水”或“神水”,为洮河上游。因源出西倾山支脉李恰如(klu-chab-brg)山南麓,故称“碌曲”。
西仓(shis-tshang):藏语音译,意为“鹿羔窝”;后因藏语“鹿羔”与“吉祥”异义同音,因此其含义变为“吉祥窝”。西仓位于碌曲县东北部,北与夏河县毗邻,西与碌曲县玛艾乡相接,原属西仓部落驻牧地区,共辖西仓、拉仁关等12个部落。
拉仁关(bla-ri-mgul):藏语音译,意为“神山颈”,以寺院建筑在扎西则布杰山腰而得名。该乡原系拉仁关部落驻牧地区,归西仓大部落所辖。
阿拉(a-la):阿拉是部落姓氏名。相传在一千多年前,从西藏来了一个活佛,叫阿拉喇嘛,后取其名为该地部落名,一直沿用至今。
尕海:藏语称mtsho-nyin或zam-tshvi-mtsho,意为“高寒大湖”。位于碌曲县南部,据说尕海是1958年期间由一个临夏人起的,即方言“小小的湖”。
郎木寺:郎木(lha-mo),系藏语音译,为“仙女”之意。1748年,赛赤喇嘛坚木参桑盖在此建寺,由于此地有个叫郎木乃的石洞,洞中有一处似人形的岩石,附会为仙女所变,被称为郎木,因此取名为郎木贡巴,即郎木寺。又由于该寺背面山林中有一虎穴,藏语称“得仓”(stag-tshang),该地又称为“得仓郎木”,意为“虎穴仙女”。
双岔(zam-tsha),藏语音译,原属临潭管辖。1953年划归碌曲县管辖。境内西高东低,山势陡峭,两谷相间。
出于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宗教人物的敬仰而对一些地名赋予相关的命名,这是碌曲地名的特色。

五、卓尼县
卓尼(co-ne):藏语音译,由寺院而得名。据藏文文献记载:“萨迦法王八思巴应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在前往内地途中,亲临卓尼沟,他见着地方山川灵修,即指示在此建寺,对弘扬佛法必有莫大裨益。特别是他见此地长有两棵高大奇异的油松树(当地藏语叫焦乃)便命名为焦乃寺。”后汉语变音为“卓尼”。县名由寺名而得,沿用至今。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卓尼杨土司始祖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布家庭后裔的一支,族姓是“噶”。公元9世纪初,噶·伊西达吉作为赞普赤热巴巾的大臣被派遣到佐尔盖令哇(今四川若尔盖)一带征收赋税。来时从故土彭布一带调集了几部族,作为随从来到这里。这些部族之裔就是卓尼早期的先祖,为了不忘故土,他们沿用了许多原籍地名,如:
申藏(gshen-tsha):藏语音译,据说该地藏族先民来自西藏申扎地区。
卡车(mkhr-chen):藏语音译,意为“大城”。卡车沟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之间的很多战争就是以此地作为进退的用兵要道,唐宋时与吐蕃的许多战争也发生在这一带。
卓尼地区的藏族部落大多是吐蕃军队的后裔,其地名的形成与当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定渊源,故卓尼地名的最大特点便是以传说地名为主。

六、玛曲县
玛曲(rma-chu):藏语称黄河为“玛曲”,意为“源自玛卿神山的河”,位于甘南西南部,黄河干流从青海省久治县境入玛曲县内,又因黄河首曲将县境围绕在内,县名由此而得名。
阿万仓(dbal-pan-tshang):藏语音译,阿(dbal)指“阿秀”(dbal-shul)地方,万(pan)是指头人班钦杰(pan-chen-skybs),仓(tshang)意为家庭,阿万仓乡是阿秀地方班钦杰家族的所称,现已成为地方名。
乔科(khro-kho):藏语音译,据说阿秀杨昌家族的几代延续中出现了一个叫阿秀西饶潘的英雄,生有三子,其长子叫阿秀乔科,次子叫完夏,最小的名叫扎亚。老大乔科在木昂地方从事牧业,其长子苯塔的后裔叫阿秀木塔。幼子在卡昂从牧而其后代称阿秀卡塔家族,他们延续发展并成为现在的乔科家族。
采日玛(mtshe-ru-ma):藏语音译,传说在二百多年前有个叫采罗桑确智的喇嘛去卫藏学经并获得较大的成就,被称为噶丹哈采堪布。返回家乡后,他在当地讲经说法,广收学徒。第二世采丹巴尼玛期间,阿秀地方的部分村民来到此给其家族放牧,并以采堪布名字命名该地方为采日玛。
木西合(rmur-gshog):藏语音译,是木然(rmu-ra)和群强(qshog-khyung)的总称。“木”为古代藏族六大氏族之一。曾经有个木日旺的掌权,故又称为木然和木日。群强是牧人放牧的一座山,形似一只展翅的大棚,故名,或又称偕强,是因存在于偕美强地方。群强是原名,1983年正式改为木西合乡。
卓格尼玛(mdzod-dge-nyin-ma):藏语音译,与地处玛曲河对面的欧拉乡是拉卜楞寺管辖的八部部落之一。这两村是按地形形成状况所起的,一个在阴面,另一个在阳面,于是人们简称之拉德尼社。另一说,现在的察干外香寺所在地是卓格花贡的冬牧区,是个朝阳并能避风的地方,故称为卓格尼玛。
欧拉(dngul-rwa-lha-sde):藏语音译,相传很早以前有7户人家居住于阿尼欧拉神山下,他们长期从事牧业生活,将山名取为地名。另一说法是,第二世嘉木样活佛在祭祀神山欧拉时,将一只羊角埋藏于地下,从此其部落名称便为欧拉。此后,每当这个部落的绵羊数发展到一千只时,都要埋藏银制的羊角祭祀神山,这种说法广为流传。
部落制形成的历史地名是甘南地名的主要特点。由于不同地域内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文化现象在地域组合上产生了差异,形成了文化空间分布的基本单位。历史上,蒙古势力曾经占领过玛曲,从而产生了许多与蒙语相关的地名。此外,玛曲相传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的发祥地,所以,与格萨尔相关的地名也相当可观。

七、迭部县
迭部(the-bo):藏语音译,“大拇指”的意思。神话神说中,迭部地区四周全是高入云霄的石塔山,像铁锤一般,内外互不相通。有个叫涅甘达瓦的山神路过此地,被石山挡住去路,他大拇指一摁,石山顿开缺口,变为通道,故得迭部之名。另据阿芒·班智达《贡唐丹白卓美传》和藏族著名学者毛盖·桑木旦《略述解说》,相传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时期,吐蕃军队中有一名叫达巴的大力士,他在阅兵时把两头很大的牦牛夹在两腋下,行走自如,故得名达巴叶合克(意为达巴抗牛者)。因他在军队中力大出众,又誉称“德五”。吐蕃赞普封他为镇守唐蕃边界的三军统帅,驻守在白崖历神宫。据有关藏文史料记载,今迭部境内的藏族除少数为羌戎之裔的土著蕃民外,大部门为吐蕃时期从西藏山南塔布调遣来的军旅之裔,其族姓属藏族原始四大姓氏中的“折”(dbra-ris)。据考:“迭部”一名从“德五”演变而来。到后来“德五”又转变为“德卜”。“德”与“铁”、“迭”读音相近。“卜”又与“部”同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读音转为“铁布”、“迭部”等。就这样,人名变为部名,部名又变为地名。
益哇(gyi-ba):藏语音译,意为“猞猁”。相传古时一个名叫仲子阿卡的老人,有7个儿子都擅长打猎。其一个儿子在打猎时碰见猞猁追到此沟,发现土地肥沃,便迁来定居。从此人们就叫这里为益哇库。
旺藏(dbang-bzang):旺藏乡原称麻牙乡。1959年该乡成立时因机关驻地迪绕贡巴靠近麻牙村子而得名。相传很早以前有个活佛路径亚日卡,当地老人们要求给自己的村子起个吉祥如意的名字,但一些年轻人把鞋垫的烂草挂在活佛住的门框上以侮之,被活佛发现,便起名“麻牙”意即“不发达”。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第十条(3)款的规定,报经甘肃省民政厅批准,将原“麻牙”改为“旺藏”。旺藏系藏语,含义为“领导的好”。
多儿(tdo-ra):藏语音译,意即“石圈内”。多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传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东征军中的弟兄三人,分别驻在白古、然子、尼藏三处,逐渐形成了最早的几个村庄。后有舟曲、四川等地人不断迁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洛达(ri-dwangs):藏语音译,是“戎和太”(rong-vthag)的转音,意为:“水磨”。因口音的差异,将“rong”字的后置字“ng”去掉而读作“若”,“thag”在古藏语中读为“ta”,两音合读,就是“若大”,后变为“洛达”。另一种说法是“洛达”意为“清净之地”。相传唐朝中期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东征军中“日当”地方的士兵和随军牧民到洛达定居后,以原籍地“日当”为该地名,后汉文译写为“洛达”。明末清初,日当属岷县多纳赵土司管辖。因苛捐杂税过重,群众派代表上告,清帝斩了赵土司并免捐税。后将日当划归岷州管辖,改名为“归安”,意即“此后平安”。1912年民国废州制,又恢复原名“日当”。20世纪40年代汉文译写为“罗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乡政府时又将“罗达”改写成“洛大”。
地名形成及其形成与历史上当地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周边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地名的产生及演变都受所处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影响和制约,反映了该地域自然和人文特点。迭部地名恰恰体现了“地如其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