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碉:嘉绒文化的重要特征 藏地阳光新闻网-尊龙凯时官方网址

高碉:嘉绒文化的重要特征

高碉:嘉绒文化的重要特征

发布时间:2015-11-02

 

   高碉最早见于史籍是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隋书·附国传》在谈到嘉良夷时所叙更为具体:嘉良夷“无城栅,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巢而居,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石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这种建筑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称为“邛笼”,后被嘉绒藏族所继承,称之为“碉”或“高碉”。

   据调查,嘉绒地区的高碉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按其形状可分为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最多的达十三角,其中以四角碉最为普遍。四角碉多为正方形,五角碉为四角碉的变体,即在四角碉四面的某一面增加一角,以支撑该墙面,防止碉身倾斜倒踏。六角碉、八角的内部皆为园形。若按其功能细分,又可分为战碉、官寨碉、通讯预警碉、界碉、风水碉等类型。

   战碉是现存古碉中最常见的一种,多修建于寨内及附近出入村寨的要道傍、交通要隘,渡口、关卡等地,是一种军事防御性建筑。碉的底层一般用于战时储藏粮食及各类物质,二层以上均建有战争所需的嘹望、射击孔。战时由内向外,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古代战争中最有效的军事防御工事。
   官寨碉是专为土司、守备修建的,一般建于土司官寨、土屯守备衙署内或附近;个别建于官寨主体建筑一侧,与官寨主体建筑连为一体,且内部相通。官寨碉一般有两个相互呼应。官寨碉既是土司、守备权力的象征,也是土司、守备平时祭祀神灵和占卜的神坛,战争时又是其土司官寨成员临时的避难场所。

  通讯预警碉皆建于视线开阔的山岭、山嵴、河弯台地上,并有专人守护。一遇战情,守碉人即通过燃放烽烟、鸣枪等方式报警。相当于古代中原地区所使用的烽火台。
界碉即建于各土司领地之处,作分界标志。
   风水碉即用于驱邪镇魔之碉,仅见于八角碉一种类型。
   若按碉的所有者划分,又可分为寨碉和家碉两类。
   寨碉为村共有,家碉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了自己安全,在毗邻住房或住房附近建造的碉。在过去,大多数地区拥有家碉的仅限于土司头人,或有钱人。

   丹巴是嘉绒地区中高碉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高碉,几乎都能在这一地区找到。
   丹巴也是目前古碉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其数量在全国居于首位。有“高碉的故乡”、“千碉之国”之称。特别是在中路和梭坡两乡村寨中,至今仍可见古碉林立、高耸入云的状观景色。
   丹巴人对高碉的钟爱也远远胜于其它各地。据调查,在丹巴的中路和梭坡两乡有一特殊风俗,“凡本地人,家里只要生了男孩,就开始为其建碉,如果男孩长大成人,家碉还未修好,就不能结婚成家”。所以在当地几乎是户户有碉。且几乎稍古老一点的房屋,都有一碉耸立其旁。这种现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丹巴嘉绒藏族对古代嘉良夷文化的继承更直接、更充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