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养心的精神理念 藏地阳光新闻网-尊龙凯时官方网址

藏医养心的精神理念

藏医养心的精神理念

发布时间:2014-07-01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获取长寿,采取了不少的办法,其中有营养方面的科学,也有心理方面的调适,还有防治方面的对策。但往往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和道德的修养。 

  养生先养德,可以说是最佳的、治本的方法。在藏族的《佛说养生经》中,已相当明确地提出了养生先养德在争取长寿、减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佛说养生经》中的精神卫生中,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语意、行为、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在道德方面:《养生经》要求,一个人想要长寿,就应做有利于他人的事,要尊敬别人,尤其是师长、老人、僧尼、父母,不要骂人,讲脏话,不要议论别人的短长,不要欺诈。还要保护好环境,劝告人们不要砍大树。在行为方面:要求人们不要犯罪,万一犯了罪,要立即悔改。要切实按佛教的 “ 十吉祥 ” ,也就是十戒去做,即不偷、不打人、要诚实、有礼貌、不占别人的钱财、不食言,不诅咒别人,甚至连不杀生也是其一。提出修德要做到行宽心和,动静有礼,不取非分,心无狡诈,怜孤恤寡,敬爱卑微,逢侵不鄙,受辱能忍,见贤内省,崇尚胜己,推功行善,不好阴谋,怀诚报信,得失不形,仁慈谦让,内修孝悌等,反映了前人对修养道德的重视,说明健康的德行,良好的习性是养生的基础。还提出在众人面前,有打阿欠、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对个人行为的规劝是十分可贵的。欲延年须先养德。养德贵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平时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地积累。 
  缺乏道德修养,惟利是图,整人害人的人,既要经常暗算别人,又要提防别人对自己的报复,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得不到休息,身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力下降,是极易得病的,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心境始终平静,精神乐观,思想愉快,机体运行是在正常的均衡状态下运行,没有外来干扰,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抗癌能力,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 
  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调养,养心比养生更为重要。精神调养术是西藏古代养生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受古代藏医学家和人们的重视和应用。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括,它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等,古人多称之为 “ 神 ” ,而称心理养生为 “ 摄神 ” 、 “ 调心 ” 等。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从而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诱使疾病的发生。所以,从更深一层理解,人们对心理养生的重视,要比对生理养生更为重要。 
网站地图